A A A
在周末亲近释迦牟尼佛
时间:2012-07-27 15:00       作者:admin      点击:

                                           在周末亲近释迦牟尼佛

1

周六一大早,山下有十多位居士就已经在教室里集合,恭请隆藏法师带领大家共读《亲近释迦牟尼佛》一书。大家分段朗诵之后,法师逐段作讲解评述,大家欢喜信受。

 

桐柏山周遭学佛人并不在多,佛教学院的开办,给当地增添了一处人文景观,更重要的是也把佛法的种子重新播撒。为此缘起,方便当地信众深入学习和了解佛法,佛学院举办了“读书会”,每周六用一天的时间,由佛学院的法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经典和参禅共修。

 

     一大早,居士们陆续到齐,在佛学院的教室里,围桌而坐。已入夏,气温有些高,开了电扇,轰鸣作响,外面蝉声齐鸣,和着朗朗的读书声,是一颗颗专心向道的清静心。在桐柏山的深处,福田就这样默默种下。

 

     信众们接触佛法的经历各异,对佛法的了解也参差不齐,“很多人连迦叶尊者、阿难尊者都不知道,少数人念佛,很虔诚,也精进,但除了一心求往生,却忽略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因地发心,没有生起菩提心而求往生”。隆藏法师如是说。

 

为了让大家对佛陀的生平有个清晰的认知,继而树立正知见,学院根据大家的根性差异,遴选了一系列的经典和书籍,次第学习。这个阶段学的是由髻智比丘编著,释见谛、牟志京译的《亲近释迦牟尼佛》一书。本书采撷自巴利经藏,通过经典的记载和传诵的章节,还原了佛陀一生出家、修行、悟道、弘法、涅槃的住世过程,正如本书的副标题所宣说的:“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

 

    2

     今天大家学习《亲近释迦牟尼佛》第二章:觉悟前的精进。“这一章记述佛陀从出家到成道的艰苦历程,这些故事说明,即使是佛陀,成道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学习前,隆藏法师作了简短的开示,随喜大众上山闻法的向道之心。大众随法师合掌称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号,皈依三宝。法师让大家分段朗读书的章节,大家逐一读来。居士们有些紧张,有些字还吃不准发音,像重回学堂那样认真而又羞涩。

 

     隆藏法师提倡阅读原典,他开示说:

 

我们一定要克服障碍,一定要亲自阅读原典,接近最真实的佛陀,亲自聆听佛陀的教诲。今天我们学习这个由经典集结而成的佛陀传记,亲近最朴实的佛陀,有助于我们扫清楚在2500多年来佛法传播过程中带来的层层迷雾;而这些迷雾却是后世所谓的佛教子孙自己所造成的,所以我们每个人不要轻视自己,担心我们没有文化,读不懂。这没关系,大家可以互相帮助,亲自去读是有好处的。

 

    同时,读经要杜绝很多过度的诠释,或置放于其他参照系统来理解,比如跟科学比较,跟哲学比较。事实上佛法就是佛法,要原汁原味地去体会,专心致志地去读,把我们的身心完全沉浸在经典里面,来思维和体验。

    3

   接下来,在讲到舍弃渴爱的一节中,传记里以三个木头的譬喻来说明舍弃欲望和渴爱对于修行悟道的重要性。在讲解中,隆藏法师就大乘菩萨的出离心作了详细甄别和开示。他说:如果一个真正体悟空性的人,不会对这个世界种种感官接触上的境界产生迷恋,内心生起执着;因为他晓得这些都是假的,都是无常的,体性空寂的,没有任何的实体可以让你迷恋和贪着的。一个大乘的行者,对世间的厌离心,过于声闻百千万倍所不能及,真正的菩萨是在追求真正无上的大涅槃,追求无住涅槃。菩萨道上非常强调般若波罗蜜,透过智慧来刺破感官享乐所营造的虚幻境界,从境界里彻底地觉醒,这与最原初的佛法同一意趣,大乘佛法是纯正佛法的方广之说。

 

     近三个小时的读书时间,从佛陀发心出家,与频婆娑罗王的访谈,拜师修苦行,住于密林,舍弃渴爱,精进于苦行,奋勇击退十魔军等小节的详读,众人获益匪浅。下午,由信众们随缘念佛,法师亦对念佛法门做了简要的开示。

(记者:林向松  编辑:林谷 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