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宁铂老师河南佛教学院讲座自由问答之三 2012-07-18

 宁铂老师河南佛教学院讲座自由问答之三

 

慧舍师:在持戒的过程中,感觉自己以往受到的杂染熏习太多,如今觉得心里软弱。虽然对财色名食睡的过患也有观察,但是想清净持戒的时候,总是被烦恼所打败。

 

宁铂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这是每一个修行者都会碰到的问题。有两个来源:第一、是自己认知上的问题。虽然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为什么不对,会造成什么后患,我不了解。改正后能得到的利益,我也不了解。另外一方面可能是自己已经认识到了,但是做不到。

 

这两类情况,其实都是修行者可以越过的。举一个例子。譬如法师您到外面行脚,口渴了,怎么办?先想想自己带水没有。退而看看身上有没有带钱,去买一点水喝。或者,在没有买水前,看看附近有没有村户人家,去要一点水喝。如果不巧这些条件都没有呢?只好干脆忍了吧。现在我就不喝了。但是,大家从来不会生起念头,说我去喝河滨里的水。不可能。因为我们知道喝河沟里的水肯定会得病。

 

这就是认知的力量。因为大家都明确地知道喝河沟水的过患,即使自己没有因为喝河沟水得过病,但心里知道,这么做肯定会出问题,那他就会坚决不喝。在佛法中,如果对后果没有坚定的认识,在行持的过程中,侥幸心理就有可能出来。

 

当然,也有可能自己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烦恼的过患,但是在与之斗争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被习气牵引而去。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自己的坏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呢?是今生、前生杂染的不断熏习,对吧?但是我们并没有专门去熏习呀,稀里糊涂就造成了。如果我现在专门去培养好的习惯,那不比过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培养坏习惯有力得多吗?

 

所以,只要认真坚持,不要被进进退退的过程所吓倒,相信过去的坏习惯可以养成,今天的好习惯也一定能养成,一定是可以做到的。怕的就是,很多人觉得我的坏习惯都是无始时来养成的,怎么可能改得过来。心里一怯弱,习惯就不好改了。

 

因此,从佛教的角度来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身体上的病痛,也许局限于今天的科学水平,确实有治不好的情况。但是心理的问题,从佛教的角度来说,一定是可以解决的。如果心理出现问题有治不好的,那也就没有什么佛(觉行圆满)可说了,我们也就别信他了。

 

佛教本身的修行,在每个阶段都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就是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把旧的习惯带走,挤走。只要有坚定的信念,这是可以做到的。

 

也许有的人说,我的毅力不够,我业障大,实际上不是的。从日常生活的例子就可以看到,人的思维习惯的力量并不很大。大家都见过小孩子吧,你看小孩子断奶的时候,会怎么样呢,吃手指头。为什么要吃手呢?很简单,含着手指头的感觉就像母亲的乳头一样,让人有安全感。那大人怎么对付小孩子吃手指头的呢?吃一次,把他的手扒拉下去一次,“不能吃!”见一次说一次,一两天以后,这小孩拿起手指头来的时候自己就知道克制自己。你看我们现在谁还在吃手指头呢?(众笑)

 

就这么简单。人塑造内心的能力其实是很强的,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脆弱。我们在座都是大人,都有很好的理性思维,总比小孩子强多了吧。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上来看,我们有些习惯是很快就改过来了,因为我们想改正。至于那些难以改正的,就要具体分析原因。是认识不足,还是毅力不够,或者是方法不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庆振师:我想请问,老师有没有夜不倒单的经验,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

 

宁铂老师:很遗憾,我自己精进力不够,没有长期坚持不倒单。但是我到现在为止见过两位夜不倒单的行者。这样的人,都有一定制服心的方法。试想,如果我们现在想不倒单,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第一、困倦;第二、身体受不了,腰背不舒服。另外,由于睡眠减损,心里可能会烦躁。

 

真要做到不倒单,这些问题是必须克服的。首先是身体的不适,因为人在一种威仪下不能维持很长的时间,坐一段时间腿疼,站一段时间腰疼,躺久了也很难受,会生起苦受,这是肯定的。这时,我们可以有两种态度。要么像普通人一样,痛苦了就赶快换个姿势,让身体快乐一点。如果用这种态度,要做到不倒单是很困难的。要希望不倒单又没有一点痛苦,这不是很现实。但是对于有些有修行的人,能够平静地对待痛苦而不生起烦恼。即便在不倒单的过程中生起痛苦,他也只是把痛苦当做训练心的机会,正面地面对痛苦。如果没有这样的内观功夫,又硬扛这些痛苦的话,最后只会烦恼越来越多。

 

我遇见的第一位夜不倒单的行者是一个泰国比丘。他叫阿姜苏瓦,是一位丛林禅师,在中缅边境的一个寺院修行。这个道场人比较少,主要是他和一些沙弥,偶尔有去挂单的外来比丘。他每天禅坐经行交替,特点是经行很多,一天中占七八个小时,所以他的身体非常地好。当时我见到他瘦削清癯,精神矍铄。

 

每天中夜的时候,阿姜苏瓦会坐下来诵经,他是一位《中部》诵者。南传的诵经和我们不太一样,他们是背诵而不是掌灯诵读。他就这么不倒单很多年,而且身体状况比一般人要好得多。人非常平静、平和,精神矍铄。

 

我遇见的另外一位修行者,他夜不倒单大约两三年。每天晚上,他在一个禅修道场里打坐。坐在一个很大的垫子上,就不往下躺。我有几次在夜里到禅堂去,看到他虽然没躺下来,但是头明显耷拉下来,坐在那里睡觉。他也坚持了两三年了,但是看得出这样的坚持对他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是腰有些问题,心情也比较急躁。可以看出,他在硬着压抑自己。当时有老和尚就给他说过,不要夜不倒单啦,只要好好修行就可以了。你看常住里没有夜不倒单的,我这个老和尚八十多岁了一辈子也没有夜不倒单。但是他不听。

 

我碰到的这两位修行人,正好是一正一反两个例子。所以这里可以看出来,想要夜不倒单,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方法来对付它所产生的烦恼,千万不要追求外在的形式。在原始经教里可以看到,佛陀自己就不是夜不倒单。有的时候僧众聚在一起,佛陀会对舍利弗尊者说,“吾患背痛,欲暂止息,汝今可为诸比丘说法。”然后佛陀就会“四叠优多罗僧以敷床上,襞僧伽梨作枕,右胁而卧,足足相累,心作,立正念正智,常欲起想”,躺下来休息。这里的重点是“心作明想,立正念正智”而住,佛陀虽然躺下了,但心里却是保持念正知的,这就是卧禅。不光是佛陀,很多比丘也能做到躺下来以后仍然保持正念。

 

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修行的关键还是修心而不是修外形。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要去夜不倒单的。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修这样的功夫呢?主要是有些行者,他们的特点是道心比较坚固,但是昏沉比较重,或者是过去生活条件比较好,执着比较多。这样的人,为了锻炼他的意志,锻炼他的念正知,可以使用不倒单的修行方法。

 

从《清净道论》里也可以看到,这样修行,是这些行者为了尊重佛法,特意给自己加的一门功课。而且他们修行长坐不卧支也不是随便来的,他必须要具有对治因不卧、困倦导致的身体不适和心里烦躁的功夫。如果坐着也是睡觉,打妄想,那就白费劲,还不如调整做一点其它的修行。所以,这是一门选修课,不是必修课。

 

 

 

 

慧安师:请问宁老师,我在睡觉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入睡的,书上说通过坐禅能够了知如何入睡,这是怎样的方法?

 

宁铂老师:好的,法师。我首先想问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入睡?

 

学僧:身体疲劳。

 

宁铂老师:对。那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疲劳?

 

学僧:心散乱了。

 

宁铂老师:对。佛门弟子就会知道,这是因为妄想太多了。从阿毗达摩就可以知道,我们的心生起有善心、不善心。善心生起的时候,心是愉悦或者平静的。不善心中有三种:贪、嗔、痴。贪心生起的时候,是愉悦或者平静的。痴心单独生起的时候,心是平静的。唯有嗔心生起的时候,心是不舒服的。平常说的,焦虑、抑郁、难过、不满、空虚,这些都是嗔心生起的标志。

 

知道了这些以后,我们再反观日常生活中心对身体的影响。如果经常生起善心,就像许多老修行人一样,他们虽然做事情,身体有些疲劳,但是心始终处于愉悦与平静之中。这样一来,尽管他工作一天,我们看起来觉得很累,但是实际上身体消耗并不大。所以这样的人,睡眠一般是很少的。大家可能多少都有这种参学的经验,现在住世的大德,譬如在多宝讲寺敏公上师一天睡34个小时,有时候还不到,但是一直精神矍铄。他的工作很繁重,如果我们普通人换去像他一样工作,恐怕早就累得腰都断了。

 

为什么敏公能一直长期够做这么复杂的工作,而保持精力的充沛呢?主要是因为他的修行使得心常常生起善心,所以对能量的消耗比较小。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有修行的人,尤其是戒行好的大德,往往特点是精神状态很好,睡眠会自动的减损。他已经不需要这么多睡眠了。

 

那么什么样的人睡眠会多呢?心胸狭窄的人。嗔心生起,心里的不适会直接反映到身体上。嗔心生起的时候,胸闷,头疼,身体沉,问题全出来了。所以嗔心多的人,他不多睡觉根本受不了。特别是有些抑郁症患者,一睡一两天,还觉得不够。道理就是嗔心生起以后,会给身体带来许多苦受。抑郁症患者醒着的时候管不住自己的思维习惯,嗔心不断生起,干脆闭上眼睛什么也不想,睡过去让身体自动修复。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得睡觉了。

 

这里也可以看出,对初学者,强行不睡觉是很痛苦的修行方法。因为初学者没有办法很好地制服嗔心,醒着就会打妄想。克制自己不睡眠一段时间以后,可能脑子都成一锅粥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妄想都会增加睡眠。譬如生起贪心,可能也会减少你的睡眠,因为贪心会使心快乐或者平静。当然,贪心会有其它的过患。虽然从睡眠这个角度是有利身心的。

 

在修行过程中,注意自己的睡眠状态就会发觉,如果某一段时间睡眠很多,那一定是嗔心相应的妄想太多了。而随着自己戒行的圆满,睡眠会变得很轻。从佛教的修行次第来看,如果到了止观修行的阶段,行者要常常保持清醒。只要有好的戒行作为基础,这个阶段的行者往往睡眠很少。如果禅修的时候,睡眠还很重,那么禅修一定不会太得力。

 

您刚才说的问题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有好的觉照,就能知道自己的睡眠。如果有内观的功夫,念正知比较好,对心念的连续觉照比较好,不一定会减损睡眠,他在连续观察之中,昏沉涌现,睡着了。如果是这种情况,他醒来之后,能回忆起入睡的过程,如何睡着、睡着时的现象都能记起。这是在内观的过程中自然出现的现象,不是成就的表现,只是说明有一定的念正知功夫,因为最终他还是会睡着。要达到这一点,只要通过长期的念正知修行就可以了。

 

 

 

 

克能法师:现在有许多人认为阿毗达摩(论、对法)是法相,与修行没什么关系。修行只有到经里面去找。乃至于有人把佛陀所说的“,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篡改加上了“依经不依论”  -- 我想请宁铂老师就这一问题给我们做一个阐释。

 

宁铂老师: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法师的这个问题我理解得是否准确。也就是说,有的修行者怀疑我们要实修,学这么多阿毗达摩、唯识学与修行到底有没有关系?乃至有人干脆认为学论是没有用的,要从经里学。也有的人说呢,经里面都是文字,干脆我不立文字,自己去找路。这些方法,是否都能对修行产生实际效果呢?

 

克能法师:是的。现在有些人强调只念佛号,或者是一心一意地修行,怀疑像阿毗达摩这么繁琐的内容,学了以后对修行到底有没有指导意义?

 

宁铂老师:阿弥陀佛。这样吧,我想举个例子。譬如大家现在是中医学院的学生,现在正在学校里学习医学知识,想成为中医。

 

要成为中医有几种方式呢?一种就是在医学院学习知识,毕业以后参加临床,慢慢变成一个好中医。在中医学院要学五年的理论知识,花这么长的时间,有没有用呢?非常有用。这些理论都是前人对医学的总结和经验,将来在临床实践中将成为我们的基础。到时候只需要把理论应用磨练、内化。只要每一步走扎实了,就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中医界还有一种人,以私相授受的方式教授《内经》、《伤寒》、《金匮》,以此为基础再去临床实践。这样的学生认真学也能成为好医生。

 

第三种老中医说,洒家不识字,只有临床经验,只要你跟着我学,我什么都肯教。有的人选择这样的学习方式,跟着老中医临床,他经过一定时间也能成为好医生。

 

为什么这三者都能成为好医生呢?共同点在于最后的成长都是在临床中。但如果这三个人在成为好中医之前就互相对骂。第二种人说第一种人:不学原典,学现代人搞的东西,你们这方法没用。这样一来,第三种人就出来了:你们都扎在文字堆里了,你看第一天师傅就教我看病,你们这些都是白学了。中医学院的人就说了:你们光会看病,讲得出道理来么?三者没成医生就开始吵起来了。大家觉得可不可笑?

 

实际上这三种方法都能使学生成为优秀的中医。一个优秀的中医无非有两种要求:临床知识和理论知识。临床知识是必须亲力亲为在第一线学到的,大家都一样。而理论知识的学习就可以多种多样了。可以在中医学院,以现代人的教科书为主;可以学《内经》、《伤寒》、《金匮》;也可以跟着好的师父手把手地学;这三条途径实际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优劣之分。

 

我觉得这个例子和学佛有相似之处。有的人认为,可以从后来者编著的典籍入手,譬如《摄阿毗达磨义论》、《瑜伽师地论》;有的人喜欢从原典里学习,譬如《大念处经》、《遗教三经》;还有的人干脆找个禅师,譬如班迪达禅师,耳提面命,也能学会。所以三者之间不要内讧和分别。

 

学习教理要视具体情况决定。大家在佛学院里学习,譬如有教授阿毗达摩的论师讲授《瑜伽师地论》,这一类就属于后人编纂的教科书,这是根据接近现代人的根器整理出来的,相对来说容易理解。如果佛学院正好有经师,譬如对《遗教经》有深刻体验,也可以向他学习。佛学院一般这两种情况比较多,像我们河南佛教学院教授唯识宗,唯识宗以阿毗达摩为主,是可以掌握完整的佛陀教法的。南传教法中,《摄阿毗达磨义论》、《清净道论》也是这一路数,属于教科书级别的典籍。其实从哪一门入手都可以契入,但是千万不要互相攻击。

 

当然,有些人认为阿毗达摩不能指导修行实践,这是错误的。我们看看阿毗达摩的内容是什么?譬如《摄阿毗达磨义论》,一开始前六品都是讲名色分别。我们佛教要修心,你总得认识心吧,前六品就是讲的这个。学阿毗达摩以后,在辅以对身心的观察,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心的。经教也是同样的道理。经论就是为了指导实践,实践就是为了验证经论。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受到社会上某些人的影响,学经的骂学论的,学论的骂行门的。互相攻讦,这是很糟糕的。

(整理者:牛顿  编辑:林谷)